我們能跑多快?
著名玄學大師
寫稿當天,天命一整天都在閱讀與「死亡」、「生命」有關的書籍和文章。哲學家能否解答有關死亡、「永生」的疑問?宗教提供的「最終歸宿」為教徒接受,但如何令非信徒放下心頭大石,撫慰他們的心?
一天下來,天命雖增長不少見識,但心裡不免增添幾分沉重、壓抑。實在不想自困愁城,天命選擇放下書本,稍作放鬆。打開電視,恰好看到體育台直播世界田徑錦標賽。天命透過電視,見證今年夏天的體育奇跡:中國選手蘇炳添,成為歷史上第一位衝進男子100米決賽的亞洲人。
體育挑戰的人類極限,總是製造澎拜的感動——似乎在告訴你,生命隨時有可能突破自己。上世紀的科學家曾預言,受生理機能影響,人類跑100米的成績不可能少於10秒。在將近50年的時間內,這個「預言」像咒語一般,令人深信不疑。但1968年的奧運會,美國運動員海因斯(Jim Hines)跑出了9秒95的成績,戰勝科學家定下的「限制」。到了2015年的今天,「10秒」的預言早已無數次被打破。事實上,就如天命觀看的這場比賽,中國選手蘇炳添雖遺憾未能獲得獎牌,但他已超越自己,在半決賽跑出9.99秒的成績。
「10秒」咒語被擊碎後,科學界有新預言:人類飛奔百米,用時不能少於9.70秒。但在北京奧運會,著名「飛人」保特(Usain Bolt)又跑到了9.69秒。這還不是他的終點,後來他以9.58秒的成績,自破世界紀錄。現在科學界又有新的咒語:「9.29秒,這個一定是極限了!」今後會不會有人打破?天命不知道,但有誰敢保證不可能呢?
如果我們把科學家當作人類的判官,那麼打破他們預言的人,就是扼住命運喉嚨的人。全人類為每一位粉碎科學推斷的飛人歡呼,也許是因為他們帶來了一種激動人心的意義:我們是有可能突破生命限制的。
在玄學的角度,若要解釋生命的話,也許可以用「循環」的角度。天命曾不止一次地解釋,玄學不可能確切地給出某人何時去世的答案,只能算出人何時會有大的劫數。若能成功趨利避害,改變命運,則不會受到大劫的影響,甚至可以避開殺身之禍。所以我們計算人的運程時,不會有某個「終點」。運程可以被一直推算下去,生生不息,即使算到300歲,或者更大年歲的運程,均仍有解讀。在人往生之後的「運氣」,就可能會影響到子孫後代。
當然,神龜雖壽,猶有竟時。人不可能千歲萬歲循環活下去。這就令我們每個人,都成了自己命運循環進程中的一節,往後的事,可能會影響後代,但我們無法參與。
如此一來,我們既懂得為人類創造奇跡而感動,又深諳生命、自然的大循環中,每一個生命只是滄海一粟。認識人類的偉大與渺小,也許是思考生命的重要鑰匙之一。
SHA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