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些台 頂硬上
kamshing.tsang@singtaonewscorp.com
許志安走上台,唱了張學友的〈怎麼捨得你〉,被崔健批評了一番,然後許志安像一個二十出頭的超級新星參賽者,乖乖的站在台上接受評審們批評指教,又得到林憶蓮溫柔地解圍。很多人抨擊崔健,當然他被斷章取義的批評廣東歌,在今天很容易就上綱上線。但看過他的評論全文,我只能說他沒真正懂現代的遊戲行規,自己走上台擔當這種評判是一種奇怪,而他不滿林憶蓮推薦許志安,他的說法其實很明確:「為甚麼沒有更現代更年輕一點的香港人來登到大陸的舞台上!」很坦白,這番言論我同意,而且對於許志安為甚麼選唱這首〈怎麼捨得你〉也摸不著頭腦。但最終我還是想說,自願上台參加比賽的許志安更奇怪。一般婦孺也會明白這節目不是作表演嘉賓而是比賽。都活了這把年紀,他曾經在香港一線歌手站了不短時日,竟然還要上台跟別人競逐一番,還要由別人的評論來裁定自己的實力和成就,這不是有點奇怪?我當然明白當中牽涉數額龐大的利益,但有時候明明不等錢,做些無謂事情就注定追悔莫及,而且他行運行到腳趾尾,碰上崔建。那個台,林欣彤可以上,鄧小巧可以上,Gin Lee可以上,許志安最好不要上。
但有些台,總要有人頂硬上。像亞洲電視執行董事葉家寶,因拖欠亞視員工薪酬一百零七萬被判罪名成立,因案情特殊,法官罰十五萬元。其實事情真的太特殊,亞視欠薪,竟然關他事,他自己同樣是受薪員工,拖薪事件他同樣受到影響,卻因為現行勞工法例,他的職級需要他負上刑責。奇怪是,大量亞視員工,沒有怪責他遲出糧,在他判刑之日,紛紛走出來替他打氣,待知道他沒有被判入獄,他們替他拍掌歡呼。不為甚麼,為的是他們清楚負責出糧的根本不是葉家寶,而他只是一直站出來,代表這間騎呢到不能的公司,正正經經地解說一些他可能根本不知道實情的現狀。
二十多年前在亞視打工,已知道葉家寶的存在,當年他主管亞視的公關部門,又一直不太清楚為甚麼他一定要存在,對他沒有好感。他的感覺有點像陳志雲,中性男人,沒有陳大師般口若懸河詞鋒銳利,卻是一樣斯文淡定,由他主管一個屬於萬箭穿心的部門,固然對亞視不見得有大貢獻,至少又沒見他四出招搖搞是搞非,我們平日見到他都是扮熟的「家寶」「家寶」地跟他打招呼,他又總會溫柔地回應。我又看到,當年除了由林伯從鱷魚恤空降下來管理亞視的李寶安,大部分的行政高層都是混飯吃,沒有人真正為公司著想,後來很多演員心灰意冷離開亞視,我自己離開亞視也轉過三份工作。而我間中竟然留意到,葉家寶竟然一直仍留守在那沒人看的電視台,後來可能那些行政總裁真的廢到無可再廢,終於2005年由家寶出任亞視的行政總裁和執行董事,這銜頭,總算是對一個在爛攤子中仍然沒忘記自己本份的人的一份回報。
結果,這銜頭還是連累了他,但當整個亞視都陷入拖糧危機的時候,老闆們都不知所踪,只有他仍每天上班,對外對內為公司交代這解釋那。設身處地想想,當年亞視員工上上下下定必人心惶惶或怨氣沖天,外間又對亞視窮追猛打。外界口輕輕容易,說甚麼一走了之乾手淨腳,卻不明白許多在亞視打工多年的人,對外間不易適應,自願離職又會失去遣散賠償,是低層員工最進退兩難的困局。這時候,葉家寶就成了整間機構的精神支柱,沒有他,亞視整個台必然更快速倒下來,雖然讓亞視捱下去不一定存在實質意義,但至少在這段漫長不見終點的日子,他的存在撫慰了不少人心靈,由他苦口婆心走出來叫大家忍耐呀,明天有信心有更大投資者為大家再出糧呀。這些縱使難分真假的說話,讓大家的日子過得比較容易。有時候,衝鋒陷陣的將軍易找,溫煦體貼的奶媽不容易碰上,在這間插喉插了三十年的公司,是葉家寶的柔性黏合劑,把早該四分五裂的大家仍牽連在一起。
SHARE